白宫的最后通牒,意外成了俄军继续进攻的信号。
2025年7月29日,特朗普宣布,将俄乌达成和平协议的最后期限缩短至10天(截止8月8日),并威胁普京,如不同意将实施新制裁,包括“一切可能手段”。
然而,俄罗斯非但没有回应特朗普的威胁,反而以新一轮大规模轰炸表明对美方施压的漠视。而值得注意的是,俄军此次的袭击目标中还包括了北约援乌军列!
此举对前线装备短缺的乌军而言,无异于被俄方掐住了肺管子。现在问题是,当特朗普的威胁都不起作用,泽连斯基能仰仗的还剩下什么?乌军又该如何抵挡俄军?
展开剩余87%白宫最后通牒,成了开火信号
当特朗普对着全世界,给俄乌双方设定了8月8日这个最后期限,声称否则将动用“一切可能的手段”时,他赌上的是整个美国的外交信誉。
华盛顿大概以为,用这种蛮力,总能把僵持的双方逼回谈判桌前。可莫斯科的回答,不在外交公报里,而在轰炸机的弹舱里。
他们连一句官方回应都懒得给,直接用更猛烈的炮火“作答”。克里姆林宫的潜台词很清晰: 西方的制裁我们早就习惯了,任何威胁都别想让我们停手。
这种赤裸裸的藐视,等于一巴掌甩在了华盛顿的脸上,这表明,俄罗斯压根不觉得现在是谈判的好时机,他们要在战场上拿到更多、更有分量的筹码。
铁拳砸向大动脉
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,在2025年7月31日晚,俄罗斯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,空袭造成乌克兰重大损失,现场只能说是: 太惨了!
当晚,帕夫洛格勒火车站,一道巨大的火光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昼,一列满载北约军援的列车,刚开始卸货,就被俄军导弹锁定。
至少四次剧烈的连环爆炸,把武器、弹药和希望,一同炸成了碎片。冲天的火光,连天上的卫星都看得一清二楚,那刺眼的红外信号,就是乌克兰后勤线上的一道巨大伤疤。
帕夫洛格勒作为乌克兰东部战线的心脏供血口,同时也是通往波克罗夫斯克前线的命脉,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。而一旦被砍断,前线的乌军就等于被掐住了喉咙,弹药、装备、补给都将陷入瘫痪。
目前乌克兰方面已公开承认, 此次袭击致使多趟列车运行延误,尤其是通往波克罗夫斯克方向的铁路运输,已完全陷入瘫痪状态。
分析认为,俄军此次行动的主要目的是切断西方对乌的军援通道,进而持续削弱乌军的作战实力。
这还没完,就在帕夫洛格勒的火焰还未熄灭时,基辅的夜空也被俄军炸弹点燃了。
从7月31日夜间到8月1日凌晨,空袭警报撕裂了整个基辅的夏夜。俄军像撒豆子一样,朝着这座城市扔下了三百多架无人机和数枚导弹。
官方公布的伤亡数字在报道中反复横跳,但具体的伤亡数字其实已经不重要了,因为基辅市民的恐惧是真的,家园被毁的痛苦是真的,救援人员彻夜挖掘废墟的疲惫也是真的。
至于袭击目标,俄罗斯说他们炸的是军工厂和防空阵地,乌克兰说被毁的是居民楼和学校。 真相在炮火中变得模糊,唯一清晰的是,基辅的防空网,远没有西方承诺的那么牢固。
一座桥,一座城,俄军在用脚投票
空中的表演结束后,真正决定战局的,还是地上的脚。
7月31日,一个标志性的画面出现了: 俄罗斯士兵将国旗插上了第聂伯河上的安东诺夫斯基铁路桥。这座桥自2022年俄军撤退后就已残破,但它的战略位置无可替代。
控制了这里,就等于拿到了渡过第聂伯河、向西岸发起进攻的钥匙。一旦俄军工兵修复桥梁,自2022年以来双方隔河对峙的僵局就可能被彻底打破,乌克兰的整个南线防御都将面临巨大威胁。
而在东部的顿巴斯,绞索正在收紧。俄军已经逼近波克罗夫斯克(俄称“红军城”),据俄方战报,对该地区的合围即将完成。 这意味着,数万乌军精锐正面临被包饺子的风险,补给线和撤退路线都岌岌可危。
乌克兰虽然嘴上否认,但也承认前线压力空前。俄军用无人机当眼睛,指挥着重炮进行地毯式轰炸,再配合小股部队的穿插渗透,像啃甘蔗一样,一节一节地蚕食着乌军的防线。
有俄媒统计,整个7月,乌克兰平均每天丢失13平方公里的土地,这个数字背后,是俄军“硬碰硬”的决心,也是乌军日益绝望的处境。
棋盘两端都红了眼
俄乌战争打到今天这一步,还想谈和平?实际上早就谈不动了。
俄罗斯的条件很明确: 乌克兰得承认我占的地方都是我的,然后从这些地方撤军。而乌克兰的底线也同样清晰 :必须恢复1991年的边界,寸土不让。
这根本就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。
而战场的主动权,更是让俄罗斯没有任何妥协的动力。在他们看来,仗打得这么顺,现在停火就是亏本。
而乌克兰则靠着西方的援助吊着一口气,指望着“ 以拖待变”,梦想着某天局势能奇迹般地逆转。在劣势下签协议,等于签下自己的投降书。
至于特朗普政府想逼乌克兰让步,可逼一个主权国家签下屈辱条约,这会让美国的脸往哪搁?但战争这么拖下去,欧洲的经济也在流血,同样是个无底洞。
这场意志的较量,似乎看不到尽头。
战争这部巨大的绞肉机,正在把一个国家,连同和平的最后一丝幻想,一同绞得粉碎。
发布于:山东省翻翻配资-股票十倍杠杆正规平台-专业炒股配资-如何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